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山陜甘會館位于開封市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后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術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筑藝術的代表作。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于明代。開封的山陜甘會館建于清乾隆年間。起初是山陜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后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陜甘會館”。
秭歸是中國戰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也是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它位于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墻環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筑風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墻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
開封博物館始建于1962年3月,其前身為開封市展覽館。省館遷鄭后在其原址三勝街正成立的。因館址原有建筑殘破,不適應各方面業務的開展,遂于1986年選擇現址擴建為如今的新館。新館于1988年9月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開封文化事業的一大盛事。開封市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歷史藝術類博物館。位于河南省開封市包府坑中路。
白馬洞位于宜昌市西北的南津關,長江三峽西陵峽口。它面臨奔騰的長江,左鄰聞名遐邇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右倚秀麗的下牢溪,與名揚天下的峽口名勝三游洞隔溪相望。相傳,白馬洞是因唐僧師徒四人及白龍馬西天取經路過此地,白龍馬曾在此山洞寓居而得名。有關白馬的佳話,早就在古夷陵一帶流傳。
朱仙鎮岳飛廟,俗稱岳王廟。廟址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南二十二公里朱仙鎮上,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70年)秋九月。該廟占地二十七畝,座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三進院落。經明、清多次整修和重建,整個殿堂恢宏壯嚴,碑亭林立,刻繪塑鑄,豐富多彩,曾吸引于謙、乾隆皇帝、楊成武、朱穆之、胡耀邦等歷史名人到此贍分留墨。與湯陰、武昌和杭州岳飛廟統一稱為全國四大岳飛廟,享譽中外。
長陽人遺址在中國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城西南45公里、趙家堰下鐘家灣附近,關老山南坡。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1956年以來先后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
焦裕祿烈士陵園,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安葬的墓地。陵園位于蘭考縣城關北黃河堤頂上,緊靠蘭考菏澤公路西側,南跨五午千渠,占地約50000平方米,分堤頂堤下兩段。1966年建成,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團中央等六部委確定為“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4月,焦裕祿烈士墓被國務院增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宋都御街位于開封市中山路北段,是為再現宋代御街風貌,于1988年建成的一條仿宋商業街。北宋時期,東京御街北起皇宮宣德門,經州橋和朱雀門,直達外城南熏門。長達十余里,寬二百步,是供皇帝御駕出入,顯示尊嚴氣派的主要街道。新建的御街是在原御街遺址上修建。南起新街口,北至五朝門,全長400多米。
仙人溪生態旅游區由仙女索道、仙鶴洞和仙人溪三部分組成。仙女索道全長888米,高低落差123.8米,上掛68把雙人坐椅,是宜昌市惟一一條旅游觀光索道。 坐在索道上,可飽覽仙人溪秀色,令人心曠神怡。
萬歲山游覽區是2003年10月在原國家森林公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地處古城開封北門外西部,與龍亭湖旅游景區毗鄰,南含古城墻,北臨東京大道,占地600多畝,東西長達四華里。這里山嶺起伏,樹木參天,原有各種樹木20多萬株,是人們理想的自然風光休閑度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