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蘇州中國花卉植物園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太陽路北、廣濟北路西側。由杜鵑、茶梅、芙蓉、牡丹、櫻花、花果、薔薇、黑松、竹園、家鄉樹種等28個專類花卉園(角)組成,引種了適宜在相城種植栽培的1800多個品種、100多萬株世界各地名貴花卉,是一個集世界花卉大全、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江南大花園”,蘇州城北以賞花為主題的“天然氧吧”。
中國是絲綢生產的發源地。而蘇州作為春秋吳國的古都,地處太湖之濱,歷來為生產錦繡之鄉,積聚綾羅之地,是著名的絲綢之府。1989年10月蘇州絲綢博物館[1]在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祠故址舉行開館典禮,并展覽了基本陳列,1991年9月20日新館竣工,這是我國第一所絲綢專業博物館。
蘇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蘇州人民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吳中文化及別有情趣的民間風俗。坐落于古典名園獅子林東側的蘇州民俗博物館就是一座以展覽蘇州民間傳統風俗的專業博物館,建筑面積約500多平米,位于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東側古宅內。房屋結構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1月蘇州建城2500年時正式開放。
東園是利用蔣桃園廢墟,古城墻遺址和內城河,通過人工改造而成。原內城河挖成遼闊的水面,在綿延的古城遺址上廣植花木,構成了以山水為主景觀的新型現代園林。現開闊的河畔建有蘇州市內最大的游艇碼頭,有游船60余艘。泛舟蕩漾水面,使人心曠神怡。南部有一游樂區,內有碰碰車、滑行龍、空戰機、旋轉木馬等10余種游樂設施。
2006年10月建成蘇州博物館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 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東、西、中3路,中路立體建筑為殿堂型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內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臺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博物館是地方歷史藝術性博物館。1960年建立,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東北街。館址為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王府遺址。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東、西、中3路,中路立體建筑為殿堂型式,梁坊滿飾蘇式彩繪,入口處側門,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內部東側有太平天國古典舞臺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0月建成新館,設計者為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
北寺塔(又稱報恩寺塔),古剎報恩寺乃蘇州璀璨之明珠。它位于蘇州古城之北人民路652號,是蘇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歷史,為中國著名的江南古剎之一。始建于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相傳是孫權母親吳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稱通玄寺。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改為開元寺。五代北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為報恩寺。
蘇州碑刻博物館是專門收藏、研究、陳列和復制古代碑刻的專業性博物館。博物館館舍系始建于北宋景鈾佑元年(1034年)的文廟,現僅存東部戟門、大成殿、崇圣詞和西部的泮池、明倫堂等建筑。現存建筑多保持著明代重修時的風格 。文廟占地約150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目前僅修整了朝門至大成殿一區,對公眾開放。開放區面積62O0平方米,建筑物面積約 IO00多平方米(包括長度達250米的碑廊)。
石梅園以幽雅古樸的環境、優質的服務,成為名聞遐邇的“老同志之家”,參觀游覽者絡繹不絕。石梅園老干部活動中心經常在蘇州市、江蘇省級有關會議上介紹經驗,取得了許多榮譽:1988年起常評為蘇州市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1990年被評為蘇州市和江蘇省老干部先進活動室,1991年又榮獲全國老同志先進活動室一等獎,1998年被表彰為省“先進老干部活動中心”。
獅子林(Lion Grove Garden),一般所指為蘇州園林中的獅子林,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位于蘇州市市城東北園林路。因園內“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天如禪師維則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獅子巖普應國師中峰,為紀念佛徒衣缽、師承關系,取佛經中獅子座之意,故名“獅子林”。另外在北京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中則各有一處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