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分類: | 全部 森林公園 海島海岸 草原草甸 沙漠戈壁 冰川雪域 濕地湖河 名山奇峰 自然保護區 野生動物園 主題公園 名勝古跡 歷史遺產 民族風情 度假療養 園林老宅 陵園古墓 古鎮村落 博物館 考古遺跡 城市風光 名人故里 宮殿樓閣 道教福地 宗教旅游 地質奇觀 探索體驗 農業觀光 工業旅游 植物園 郵輪游艇 |
---|---|
所在地區: |
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鄉的風貌,家家戶戶前街后河,河上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林立。橫跨河上的古橋有7座:山塘橋、通貴橋(又名瑞云橋)、星橋、彩云橋(又名半塘橋)、普濟橋、望山橋(曾名便山橋)和西山廟橋,豎貫堤上的古橋有8座:白姆橋、毛家橋、桐橋(曾名洞橋、勝安橋)、白公橋、青山橋、綠水橋、斟酌橋和萬點橋,而對岸豎貫之橋也是八座,有同善橋(小普濟橋)、引善橋等。
蘇州山塘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為方便城區與虎丘之間的交通而筑。木瀆山塘街的形成比蘇州山塘街要早的多得多了。其歷史可上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當時吳王為興建館娃宮、增筑姑蘇臺;常年集中大批的勞力、物力,并會聚了許多能工巧匠在此;因而不少人家就在山塘兩岸定居,形成了最早的居民聚居點,并逐漸發展成為集鎮,因此山塘街也就成為古鎮的最古老的一條街。
木瀆名列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首。木瀆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國園林古鎮。明清時有私家園林30多處,現已修復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巖山館、古松園、榜眼府第,盤隱草堂等,其中嚴家花園為江南名園,為臺灣政要嚴家淦先生故居;虹飲山房是乾隆民間行宮,內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彌足珍貴。其深厚的文化蘊積,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一個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閑的好去處。
甪[lù]直,地處蘇州城東南25公里.北夠吳淞江,南臨陽澄湖,西接蘇新工業園區,東銜昆山,全鎮面積75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人口近15萬,其中本鎮人口6.5萬人。甪直鎮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捷。距工業園區僅10公里,距上海虹橋機場58公里。蘇滬高速、蘇昆太高速、蘇州繞城高速公路、蘇滬機場路穿鎮而過,東方大道直通古鎮。
上海零距離 千燈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東接上海青浦區,距離上海虹橋機場25公里,西鄰蘇州,離蘇州市中心35公里,千燈鎮交通便捷,北有滬寧城際鐵路,滬寧高速公路。蘇虹機場路東西向貫穿全鎮,與蘇州和上海虹橋機場直接相通。南部正在新建的蘇滬高速公路(A16)即將在年底通車,第一站千燈進內有2個互通,建成后,到上海虹橋機場,蘇州市中心只需15分鐘。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顧炎武故居原來占地只有6畝,現在的占地面積已經擴大至60畝,形成了包括顧炎武起居生活區、顧炎武祠堂、顧炎武墓、和顧園幾個景點,其中顧炎武墓地和顧園相連,形成墓、祠、廳一體的園林布局,為千燈諸景之首。顧炎武故居,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占地60畝,建筑面積5450平方米。
楓橋風景名勝區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游覽內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楓橋景區從1986年開始規劃建設,被國家旅游局納入國家旅游發展計劃。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現已成為旅游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具有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風景名勝區。現開放景點有楓橋苑、楓橋鐵鈴關、特色旅游項目“楓橋古鎮水上游”、楓橋書場等。
江東北大江中,一山如碧玉浮於江天,峭壁嵯峨,林木蔥蘢,此即號為中流砥柱的焦山。山不高不大,卻素以山藏古寺,石碑林立而出名。與「金山寺裹山」相映,向有「焦山山裹寺」之說,小小一個島,曾有十三處寺字羅布。定慧寺,始建於東漢興平年間,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歷史。原名普濟寺,宋朝時稱普濟禪院,元代改稱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游焦山時改名為「定慧寺」。
包山禪寺位于林屋洞西北的包山塢中,據史志資料記載,該寺初創于南朝之初,初名福愿寺,梁大同二年(536)正式建寺。唐上元九年,唐高宗李治賜該寺名為“顯慶禪寺”;因西山四面為水所包,俗稱包山,該寺又是山上第一大寺,唐肅宗李亨又賜名為包山寺,所在的山塢亦得名為包山塢,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自唐朝至清朝,包山寺代稱江南名剎,高僧輩出,寺院亦經歷了多次興廢。